攻略

环球快资讯丨“熊孩儿”又挖坑坑坑啦!家长该咋办?

  • 来源:云南信息报
  • 时间:2023-03-31 16:44:19

70、80后的童年生活很简单


(相关资料图)

快乐就是滚铁环、拍洋画、捉迷藏

如今

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很丰富

游戏、直播带来的特别体验

成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源泉

但是!

“熊孩儿”动辄数万元

打赏网络主播、购买游戏装备等

新闻屡见不鲜

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?

如何避免“坑爹坑妈”的损失?

儿童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,像一个小天使、小精灵,他们总是无忧无虑地玩耍着,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。

近日,市民杨女士急匆匆地来到昆明市禄劝县公安局屏山派出所求助,自己微信里的钱被9岁的儿子在看手机直播时刷礼物打赏用光了。

接警后,民警发现杨女士有多笔手机转账记录,总金额近7万元,均是以购买虚拟礼物赠送主播的方式,转入了某游戏直播平台。

经民警详细询问,“熊孩儿”承认自己经常用家长的手机刷短视频、玩游戏,在观看游戏直播时,多次通过手机微信充值到直播平台购买礼物打赏主播。

了解情况后,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直播平台客服,告知上述充值打赏系未成年人所为。民警一边积极与客服沟通,一边帮助杨女士收集上传相关信息资料,持续关注退款进度,协助杨女士及时进行申诉,经过反复沟通,最终成功将“熊孩儿”打赏给主播的6万9千余元全部追回。

血汗钱失而复得

激动的杨女士将一面印有

“为民解忧情义深 解人之急好警官”

字样的锦旗

送到了屏山派出所

重点来了——

“熊孩儿”闯祸以后

发现钱财不翼而飞的家长

第一反应就是找平台要求返还赏金

但赏出去的“飞机”“游艇”要得回来吗?

警方提示

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监护人同意

参与网络直播平台“打赏”

监护人是可以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款项的

在充值打赏过程中保留有关证据

比如交易明细、聊天记录等

为追回钱款提供有力证据支持

PS:绝大多数“熊孩儿”是不会做“保存”这步的。恰恰相反!有些“聪明”的“熊孩儿”怕被家长发现,反倒会及时删除有关聊天和充值记录……这坑坑坑可就挖大了。

民警提醒

各位家长在加强青少年网上平台消费管理的同时,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,并妥善保管好自己银行卡、支付宝、微信等常用金融工具的账号、密码。

来源:云南警方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东方旅行网版权所有  

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

  

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